汽车布线是汽车电路的支柱,其中由铜制成的接触器终端(连接器)与电线和电缆结合,通过可塑和压制的绝缘体或金属外壳的保护形成捆绑电路连接组件。
该产业链涵盖电线电缆、连接器制造、加工设备、电线束生产和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汽车,还包括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以及各类电子仪器。
车身的电线束通常呈H形,贯穿整个车身,以确保各个电气系统的顺利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电线采用的是铜多蕊软线,柔软不易断裂,与家用电线的硬度和粗细有明显区别。家用电线通常是铜单活塞,具有一定的硬度。
汽车电线虽然采用铜多芯软线,但有些软线甚至细如头发,由几根到几十根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中,这种设计使汽车电线既柔软又不易折断。
包括中国在内的欧美国家的汽车布线制造过程均受到TS 16949体系的严格控制。
该系统确保了制造过程的标准化,从而保证了汽车布线的质量和性能。
在日本,丰田和本田等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单独的系统来监控制造过程。
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提高,电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电气元件和电线的激增,这反过来又使电线变得更粗、更重。
现代汽车制造业引入了利用高效的多路传输系统的CAN接口配置,与传统的布线相比,该配置显着减少了电线和互连的数量,并简化了布线过程。
汽车线束内的电线有各种常见规格,包括0.5、0.75、1.0、1.5、2.0、2.5、4.0、6.0和其他平方毫米的电线。
不同规格的电线适合不同的功率设备,例如0.5规格的电线常用于仪表灯、指示灯等小功率设备;
而1.0规格电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中功率设备。
对于发电机骨架线、系接线等主电源线,需要2.5至4平方毫米的电线。
布置布线时,必须提前绘制布线图。布线图与电路原理图不同。
布线图与电路原理图不同。布线图详细说明了电气元件的连接方式,布线板根据布线图制作,指导工人组装布线。
电线工厂的技术人员根据电线图创建电线布置板,然后工人根据该板切割布线电线。
整个车辆的布线通常分为几个部分,包括发动机(包括点火、电动机、发电、启动系统)、仪表、照明、空调和辅助电器,其中不仅包括主布线,还包括大量的分支布线。
在电线上,每一端都印有特定的标志编号和字母,电线之间的连接使用耦合插件进行,现代大多用塑料胶带包裹,过去常用编织线。
此外,电线还分为单色电线和两色电线,其颜色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汽车制造商制定自己的标准。
汽车布线对材料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优异的电气性能,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材料分散性、耐温性等特性。
尤其是对于涉及车辆安全的关键零部件,如方向控制系统、制动系统,要求更加严格。布线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材料分散性,以防止电磁干扰,消除电气短路的可能性。
现代汽车中,有大量的汽车布线,它们与电子控制系统紧密相连。
有些人用人体来比喻汽车零部件的功能,其中将电线束比喻为神经和血管。
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电路网络的核心,负责连接电气和电子元件并使其正常工作。
没有布线,汽车电路就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