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接線盒行業的發展趨勢|Kaweei洞察

汽車接線盒行業的發展趨勢|Kaweei洞察

1、汽車線切割機行業發展概況€

供需雙方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正在推動汽車線束市場穩定增長

汽車線束是汽車能量傳輸和各種信號傳輸的關鍵載體,是整輛車不可或缺的系統級部件。在電動智能化的趨勢下,近年來,汽車布線受益於供需雙方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迎來了穩定增長的黃金時期。

需求方面,消費市場對汽車先進功能的需求持續增長。例如,安全駕駛引發了對自動緊急制動、盲點檢測和前方碰撞預警系統等主動安全系統的需求。舒適的駕駛引發了對語音識別系統、環境照明系統和加熱座椅等額外駕駛功能的需求。這些功能要求的實現依賴於電子元器件的運行,這需要布線來保證信號、數據和電能的傳輸,從而形成汽車布線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供給側方面,汽車「新四化」(指電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汽車電子電器功能不斷增強,電子電氣架構不斷升級。行業供給側的快速發展有望釋放汽車布線的發展空間。

汽車線束細分市場發展趨勢存在差異

由於多年來在燃油汽車上的廣泛使用,低壓電線束市場已發展成為相對穩定的股市。低壓電線束產品種類繁多,大多是定製的,需要根據不同的車型和車內不同的零件進行不同的布線設計。堆疊線材料相對較軟。

高壓電線束是電氣化趨勢推動的純粹增量市場,其特點是高電壓/大電流、大線直徑等,這決定了實際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布線、屏蔽、成本、安全等方面面臨的挑戰。它們在原材料材料、生產工藝、產品設計、性能水平等方面比低壓布線有更高的要求。

行業集中度高,國內替代進程加快

汽車線束行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汽車行業,大多數品牌汽車製造商都擁有成熟穩定的汽車配套系統。長期以來,對零部件的高標準要求使得電線束供應商與車輛製造商之間的合作相對穩定。目前,全球電線束市場主要由日本製造商八崎、住友電機以及萊尼、安博富、利爾等歐美製造商主導,形成寡頭壟斷競爭格局。2021年,全球汽車線束行業前三名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為71%,前五名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為82%,行業集中度較高。

得益於同步開發和自主研發能力的提高,結合成本優勢和本地化服務優勢,我國本土電線企業已逐步進入國內外汽車製造商的配套體系,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電線市場,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國內替代突破。

近年來,本土電線供應商率先進入其供應體系,並通過與獨立新能源製造商的良好支持關係獲得先發優勢。一些優質供應商在高壓組裝電線束的設計和開發方面成功實現了技術突破,也在電線束價格和毛利潤方面形成了顯著優勢。隨著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快速發展,迅速搶占市場份額,推動汽車線束國產替代加速。

2、汽車線束行業全球市場規模

全球汽車線束行業市場正在穩步增長。

汽車線束是汽車電路的網絡主幹,將中央控制元件與汽車控制單元、電氣和電子執行單元以及電氣元件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汽車電氣控制系統。汽車線束產品屬於定製產品,不同的車輛製造商及其車型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和質量標準。同時,與汽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電路系統更加複雜,不僅增加了對布線和連接器的性能要求,也增加了需求。

在世界各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各大汽車製造商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世界各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穩步增長,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最快。據QY Research分析,2022年全球汽車線束市場預計將達到約3574億元,2029年將達到約5744億元,2023年至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6.6%。

中國汽車線束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近年來隨著汽車產銷量的穩步增長,中國汽車線束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中國汽車高壓電線束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2016年至2022年,中國汽車電線束市場總規模已從670.5億元增長至814.6億元。

3、汽車線束行業發展趨勢€

向高壓輸電、高頻高速輸電方向發展

近年來,隨著汽車電氣化衍生的高壓電動平台的普及,以及智能駕駛艙、車聯網、智能驅動的智能駕駛等一系列功能模塊的應用,對汽車布線在能量傳輸功率和信號傳輸率方面出現了強烈的疊代需求。僅僅依靠原有燃油汽車系統下廣泛使用的低壓布線並不能幫助實現整個車輛的所有電氣功能。

在能量傳輸方面,以低壓布線為基礎,大幅調整連接器、電纜等關鍵零部件的結構設計和製造工藝,提高大功率電能傳輸能力;在信號傳輸方面,通過優化汽車公交車布局結構和開發高頻等專用元器件,實現高頻高速傳輸速度數據連接器。

向輕量級方向發展

在全球環保標準日益嚴格的背景下,汽車製造商大力推進汽車生產輕型化,以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節能經濟技術分析結果,汽油汽車重量減輕10%,可導致能源消耗下降5%-8%,而新能源汽車重量減輕10%,可相應幅度提高5%-10%,節省15%-20%的電池成本和20%的日常磨損成本。

由於汽車電線大多由銅合金電線製成,約占汽車總重量的5%,是繼發動機和底盤之後燃油汽車應用中的第三重要零部件,因此汽車電線的輕型化已成為當前行業的重點突破領域。未來,隨著汽車輕型化需求的不斷增加,擁有深厚技術儲備和成熟輕型化解決方案的線束企業有望在新的發展浪潮中脫穎而出,建立足夠的競爭優勢。

汽車電線束生產正在走向自動化

由於汽車布線結構複雜,加上智能製造尚未普及電線束生產全過程,生產和組裝對手工勞動的依賴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製造商擴大產能。目前,大多數汽車束生產企業都可以依靠一些先進的設備來完成斷線、壓接、預安裝等過程。但由於產品要求、工藝標準、操作程式不同,最終工藝仍然需要大量的手工輸入。

未來,隨著汽車電線走向集成化,自動化生產有望貫穿電線束設計、生產、物流、管理的全過程。通過追求定製標準化,不斷提高自動化水平,充分釋放製造企業產能潛力。

4、汽車線束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特點

汽車線束的技術指標主要包括機械、電氣和環境耐受特性。機械特性主要是指安裝尺寸、拔出力、機械衝擊和振動等技術要求;電氣特性主要是指電路載流、信號傳輸、電磁干擾、電路保護等;耐環境性是指耐高低溫、耐磨損、耐腐蝕、耐噪音等方面的要求。

汽車線束主要用於連接汽車的電池、配電箱、執行器、控制器、感測器等部件,為車輛的電氣和電子部件提供電能和信號傳輸,並為控制電路提供基本連接,以實現所有電氣功能。電氣安全和信號精度對線束連接的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確保電路不會經歷過載、短路、開路、電壓波動和信號傳輸衰減。在設計和製造汽車線束時,除了要確保其安全可靠、穩定的信號傳輸和精確的電氣功能控制外,還要求在設計方案中考慮合理的線束直徑和材料,結合優化的安裝設計,使線束佔用更少的空間,減輕自身重量,在保證各種性能的同時優化線束的成本。

目前,國內線束企業在中高端車模領域與國外成熟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但隨著多年的自主開發和支持中國汽車線束行業的經驗積累,產品質量變得更加可靠,服務水平變得更加完善。行業內培育了少數具有同步開發設計能力的大型線束企業。